2019/10 - MIHO Museum - 美秀美术馆
这次日本之行出行前唯一确定的行程就是美秀博物馆,其主要原因就是被一条的这个介绍视频种了草。
美秀美术馆的所在地比较偏远,从京都站先要坐车到石山(Ishiyama),出站后转巴士。石山站下楼便是巴士站,三号站台便是直通美秀的150号巴士,上午9点10分开始每小时一班。因为间隔比较久,最好用google map算好时间。巴士站旁边有自助机器可以直接买往返+博物馆门票的通票。巴士需要50分钟,前半程是农家风景,之后是极其下站的盘山路,遇到车辆对行的时候其中一辆必须得找地方避让。
美术馆馆由贝聿铭受神慈秀明会委托建造(后面还会提到神慈秀明会),迄今将近20年。美术馆馆藏本身其实并没有太稀世的展品,其真正的看点在于建筑本身给人带来的极其震慑的美感。而这一点是与贝聿铭对于所有的细节的考究和精心设计密不可分的,尤其是线条、光线、以及建筑本身与群山之间的融合。
下了参观巴士之后,要走过一道蜿蜒的隧道。隧道的弧度巧妙隐藏了背后的风景,倍增神秘感,直到尽头的时候才豁然开朗。迎面而来的先是一座拉索桥,隧道的曲线和拉索的直线非常微妙地结合在一起,把你的视线慢慢地拉近被青山和红叶包围的博物馆本身。
馆口,秋天的枫叶
美术馆的主入口的门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自动门的可透视部分设计成了一个往两边分开的圆形,紧紧框住背后的迎客松,犹如古时的一幅山水画。
跨入博物馆,第一眼映入眼帘的是落地的玻璃墙面,以及玻璃墙背后的迎客松和绵延的青山,这一幕已然极其震撼。按照解说,贝聿铭亲自来多次踩点选址,测量高度,最后决定在此处和这个高度建造。
最后成品的效果可以看出他对细节有多么的考究:大厅落地窗背后的迎客松的枝干延伸出去的方向,在一片青山中间可以看到两个建筑:左边的是贝聿铭在日本的第一个工程:为神慈秀明会建造的杨钟塔,右边的如富士山形状的是另一位建筑师山崎实(代表作为纽约世贸中心)为神慈秀明会建造的礼拜堂。特地地显示出这样的两个建筑,可谓用心良苦。
走入大厅,玻璃的屋顶透过类似于百叶窗的栅栏投下非常微妙的光影。我去的这天正好天气多云,太阳在云层里若隐若现,而光影也随之迅速地变换(视频)。利用光线的变换来给建筑增色的手法不少见,例如在安藤忠雄的21-21中便可见一斑,但是能做到与自然结合的如此极富美感但是又微妙的让人身处其中但却几乎无所察觉,不由地让人肃然起敬。的确是契合了上面的视频里饮用的林语堂的话:“最好的建筑,就是人置身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这里终了,艺术在这里开始” 。
大厅内的350年的榉木长椅,本身看来并无什么奇特。但是与迎客松的角度相对,视觉上有互补平衡的感觉。长椅的下方的三个墩倒是颇有意思,按照介绍,这三个墩是在贝聿铭翻新卢浮宫的时候挖掘出来的闲置的材料,被长椅的雕刻者(贝聿铭的朋友,忘记名字了)运来日本,最后成为了这个长椅的底座,最后这三个底座又在这里与贝聿铭重逢。
由于选址是在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按照规定80%的建筑必须得在地下。贝聿铭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在地下的展厅内用各种天窗式结构为各种展品导入反差极其强烈的自然光,并且随着时间的变化,光线在展品上投出的阴影也会有微妙的不同。除了展厅之外,在地下一层的侧面的园区车停放的地方,贝聿铭建造了一个极其震撼的类似于万神庙的类似于dome的结构,内部光线非常昏暗,但是顶上凿开出一道方形天窗,颇有一种佛光普照的感觉。整个结构内回音效果非常强烈,据说可长达四秒。在这样的似乎无关紧要的角落看到如此震撼的效果,有一种让人出其不意的不真实感。(不过话说回来这似乎是馆内的一个loophole。。。因为这一片要让园区车进来,所以和馆外是连通的,所以还是要看游客的自律性)
博物馆内的展品倒是比较普通,而且似乎感觉选择得比较随机。。。有罗马,希腊,埃及,印度,中国等等各地的文物。展品不允许拍照,比较有意思的是中国的青铜器,颇为精致,让我想起了第一次在台北故宫被青铜器皿的美感和保存的完整度所震撼到。展馆有意无意之间经常提到上面这些文化之间互相的交流和融合,例如佛教在印度,中东,和东亚之间的变迁,伊斯兰文化和贸易输出对中国边疆地区的文化宗教的影响。
展馆的另一半在展出日本的備前烧(bizen),但是说实话我对此欣赏能力有限,并没有感觉有特别的地方。
看完展品后,我坐在大厅,看着光影的变幻下渐渐稀疏的游客,和夕阳西下洒在枫叶上的金色。单从建筑给我的美感而言,美秀博物馆可能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了。高考已经过去18年了,这是我18年来第一次对当初没有选择建筑这个专业感到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