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 - Vienna - 维也纳
前言
《Before Sunrise/Sunset/Midnight》 三部曲里,Jesse和Celine的跨越了三个decade的故事,在维也纳开始。
2018年底,在去了维也纳一年多以后,我读了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脑海里对书里场景的想象,完全都是茨威格的故乡维也纳的样子。
这篇blog写于去了维也纳三年之后。说实话,对于维也纳的印象比较复杂,说不清楚是喜欢与否。维也纳的每一个角落都带着欧洲艺术的黄金时期的余辉,一个多瑙河边古典而仪式感满溢的昨日的欧洲的剪影。整个城市从建筑到生活节奏都似乎停留在了18,19世纪。而另一方面,这种昨日贵族的气息似乎让外来的人们无法亲近,而同时又让身在其中的人们不知何去何从。
Day 1 - 维也纳的街头
在维也纳街头到处都会看到这个颜色的电车。
之后就转去了airbnb附近的Wien Museum。这个博物馆比较小,主要展览了维也纳这个城市的历史,最早追述到新石器时代。
公元前800年左右Celtics开始在维也纳建立城市,之后经过罗马帝国与北方日耳曼民族的几个世纪的拉锯,1155年Babenbergs(巴本堡)的亨利二世迁都维也纳,在这里巴本堡王朝统治奥地利一百多年。维也纳在这期间成为了多瑙河上极为重要的贸易城市。这期间,维也纳市区内最著名的建筑之一St Stephen’s Cathedral开始建造,在将近900年之后依然屹立在维也纳的Stephansplatz广场。12世纪末期,当时的巴本堡奥地利公爵Leopold V将伪装回国途径维也纳的英国国王理查一世(Lionheart)捉拿并献给神圣罗马帝国的亨利六世。Leopold V将换取的赎金用来修建了维也纳最早的city wall,守护了维也纳几百年。虽然这一圈城墙大部分已经在之后的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的战乱中被摧毁,但是今日还有一部分遗迹保留了下来。
1251-1276年期间,波西米亚王国的鼎盛时期,其国王Ottokar II 同时也成为奥地利公爵,在维也纳建立了Hofburg皇宫。哈布斯堡的鲁道夫 在1273年神圣罗马帝国的国王继任者一位的竞争中战胜Ottokar II,成为King of Romans并被冠名Rudolf I of Germany。之后在1278年从Ottokar II手中夺回奥地利与维也纳,从此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时代。不过早期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还在瑞士的鹰堡,直到14世纪才正式转移到奥地利,成为了House of Austria。之后维也纳见证了欧洲最重要的家族之一哈布斯堡王朝几百年的起伏和分家。
1291年鲁道夫一世去世之后,哈布斯堡家族也暂时失去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但Ruldolf IV对维也纳进行了一系列的建设,包括维也纳大学。1365年Ruldolf IV去世之后,他的两个子嗣Albert III和Leopold III对他的王国进行共治,但是在1379年,通过Treaty of Neuberg,哈布斯堡家族内部正式划分为这兄弟之间的两个分支:
Albertian:Albert III以及后人。这条线负责统治当时Austria Archduchy的主体区域(北部)。这条线有点高开低走。虽然夺回了King of Romans,King of Hungary 以及King of Bohemia的位置,但是几代统治者都不长命,最后在1457年这条在17岁的Ladislaus the Posthumous 死后终结。维也纳在这段时间期间属于Albertian的领地,1438年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
Leopoldian:Leopold III以及后人。这条线负责统治当时哈布斯堡王朝控制的南部区域。这条线最后在1457年Albertian分支断了后人之后,重新Unify了哈布斯堡家族,并在此之后把哈布斯堡家族重新带回欧洲的顶峰。腓特烈三世(Frederick III),马克西米利安大帝(Maximilian I)等都是这条线的后人。
1452年,Leopoldian的腓特烈三世正式从King of Romans被教皇加冕成为Holy Roman Emperor(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也是最后一位由教皇在罗马加冕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对内统一了哈布斯堡家族的两条分支,对外通过战争、联姻、与教皇携手等各种途径,不停地扩大自己的家族血脉与疆土,最终使得哈布斯堡对当时的Low Countries(今日的荷兰比利时等地)获得了控制权。
1493年,腓特烈三世去世后,Maximilian 即位King of Romans。由于当时欧洲大陆各个权力之间的政治矛盾,Maximilian 无法在罗马被教皇加冕为Holy Roman Emperor。他最终在1508年决定自己claim自己为emperor,并受到了教皇的承认,从此开启了King of Romans无需加冕自动成为Holy Roman Emperor的先例。马克西米利安大帝继承了他父亲的扩张政策,将哈布斯堡王朝带到了其最鼎盛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有两部分:
通过其儿子与西班牙Queen of Castile and Aragon的联姻,哈布斯堡王朝在日后最终获得了西班牙的统治权
通过其孙女与波西米亚/匈牙利王室的联姻,为后来奥匈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哈布斯堡家族的后人最终重新成为了波西米亚国王
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去世后,他的西班牙分支的孙子Charles 五世(Karl V,西班牙Carlos I)继任。查理五世在海外殖民地上(尤其是美洲)的扩张成果显著,他是第一个声称自己的王国是“日不落帝国”的统治者。但是他在欧洲的扩张却并不一帆风顺。查理五世与英国结盟,在欧洲对抗法国与奥斯曼帝国。早期对意大利的争夺,西班牙获得了对意大利甚至是整个天主教的控制。但是后期1550年代却屡屡败给法国与土耳其人的结盟。但查理五世更大的挫败在于宗教战争。此时马丁路德的新教开始席卷整个欧洲,甚至连同盟的英国也因为亨利八世的婚姻而进行了宗教改革与天主教会分道扬镳。 作为天主教的狂热分子,查理五世不停地镇压当时新教,与各地的新教势力展开战争,但是最终由于战线过广树敌太多而战败。最终在1556年心灰意冷退位。这个退位对哈布斯堡家族造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哈布斯堡王朝进入了长达将近200年、也是其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分裂: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Spanish Habsburgs) 和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Austrian Habsburgs/German Habsburg):
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Spanish Habsburgs):由查理五世的儿子腓力二世接管
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Austrian Habsburgs):由查理五世的弟弟费迪南德接管(同时也接任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维也纳自然地属于奥地利这一分支,并永久性地成为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同时经过的短暂的新教时期,维也纳又重新recatholicised。在这几段时期内,维也纳城市分别在1529年和1683年两次受到奥斯曼帝国的围城,但是都成功地抵御住了其进攻。
维也纳在18世纪成为欧洲一个举足轻重的重要城市。尤其是在Joseph II的统治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新政:工会重组,废除死刑和torture,宗教包容,基础教育和scholarship。但是也有一些有争议的政策,包括把官方语言从拉丁文改为德语,以及将医院国有中心化。
在文化上,维也纳也成为了欧洲最重要的巴洛克风格的城市之一。Academy of Fine Arts 在17世纪末在维也纳成立(就是那座多次拒绝了希特勒入学申请的学校。。。)。
由于近亲结婚等各种原因,这两支分支最终在18世纪都断了血脉。最终洛林(Lorraine)家族通过之前的联姻成为顺位的继承人,在1745年接管了哈布斯堡王朝,进入了哈布斯堡-洛林家族时期。后来奥匈帝国的国父 Franz Joseph I(弗朗茨约瑟夫一世,茜茜公主的丈夫)就是这个家族的后人。此时欧洲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时代。19世纪初期,拿破仑第一次占领维也纳,之后在1806年彻底推翻了神圣罗马帝国。1809年拿破仑又一次占领维也纳。19世纪中期,匈牙利也开始脱离与奥地利的从属关系,奥地利国王开始承认其对等关系,开始进入奥匈帝国时期。同时国内也开始进入一定程度的君主立宪制度。之后在20世纪初期奥地利又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究在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走到了统治的尽头,成立了奥地利第一共和国。不过至今哈布斯堡家族的后人还在欧洲政坛上活跃着。
在这段时间内,维也纳也没有停止迅速成长的脚步,尤其是在Franz Josef 的长达将近70年的统治中。1869年,维也纳遭受多瑙河的洪水,所以第一次对多瑙河进行了regulation来抗洪。城市内开始拆除城墙并进行扩张,修建参杂了古典,哥特,文艺复兴以及巴洛克等多种风格的Ringstrasse大道(UNESCO世界遗产之一)。维也纳市区很多极为重要的建筑都在这条大道上,包括State Opera House,City Hall, Parliament等等。
这个博物馆的油画馆藏相对比较少
Day 1 - 维也纳的夜
从Wien出来已经是晚上,找了一家Yelp评价比较高的餐馆。这一顿基本上彻底给维也纳后面几天的食物定了基调:除了咖啡和甜点以外,维也纳的食物是欧洲我去过的城市里最难忍受的。即使在又饿又累了一天以后,我依旧没有办法吃完这一坨又干又咸得要死的肉。
晚上我去了几个《Before Sunrise》的拍摄点(见文章开头的图片),顺带拍了一些维也纳的night street view。
Day 2 - Hofburg皇宫
简评:感觉没有很高的参观价值。不推荐。地址
Hofburg皇宫内大多数的地方不允许拍照,历史上一直是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宫,现在是奥地利总统的官邸。里面展示了Franz 一世当时的起居作息工作的房间,皇室的各种皇室的家具和装饰物等等。可以看出来奥地利王室在Franz Joseph 这一代非常的简朴。为了吸引游客,有一个特殊的茜茜公主展,主要介绍其生平。茜茜公主的人以童话般的情节开场,但是到了晚年却充满了悲剧色彩。她与丈夫极其严谨苛刻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非常不同。52岁那年,她的儿子自杀去世。最后被一个试图刺杀皇室成员的狂热分子意外刺杀身亡。
王宫外面停留了很多为游客准备的马车。车夫看到我对他拍照,非常友好地对我打招呼。
Day 2 - 莫扎特故居(费加罗小屋)
简评:还不错,如果对莫扎特的生平有兴趣的话推荐来一下。地址
通常对故居一般都不能期待很高。维也纳这个住址莫扎特只住了3年,在其中间创作了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出生在萨尔茨堡,那里的故居更为著名。莫扎特在来维也纳之前已经成名许久,其在音乐上的天赋加上其父亲的商业头脑,25岁的莫扎特在欧洲音乐界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在经历了各种宫廷和巴黎的游历,25岁的莫扎特来到维也纳。这个故居是他在1784年到1787年的住所,一共有四层楼。进门处赫然写着:“The Heart Ennobles People”, 整个故居每一层都非常狭窄,参观人数一多就会有点拥挤。
故居里对莫扎特的父亲给了很多的描述。他的父亲对于莫扎特的成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不光给儿子提供了各种音乐教育的途径,而且通过自掏腰包举办音乐会,或者周游欧洲各国,主动去接近音乐圈的名人以及欧洲各国的贵族甚至教皇来推销莫扎特给他们谱曲和演奏。故居里有着一句quote:“I may not be a count, but perhaps I have more honors in my body than many a count”(忘了是他父亲还是他自己的)。这种情感感觉在那个年代的工商阶级中间应该是非常普遍的。话说这个故居/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就是各个楼层挂着各种莫扎特的quote。比较印象深刻的几句:“What cannot be said in our day is sung”,“I should like to have everything that is good, genuine and beautiful”。富有年轻气盛的浪漫主义。除此之外也有比较直白的:“My wish and hope is to have honor, fame, and wealth”。
莫扎特晚年经济一直非常拮据。但其实这个博物馆的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莫扎特其实和他父亲一样富有商业头脑,他在维也纳期间收入非常丰厚,主要来自于教学和演出。馆内有当时的收入对比表,王子的收入是10w-50w gulden,贵族是2w-5w,而莫扎特的收入虽然不能与他们相比,也达到了3000-5000 gulden。但是他的花销也非常之高,大部分花费在maintain他的上游社会的交往(衣着,salon)和生活水平。晚年他主要靠富有的patron赞助。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博物馆讲述了他与共济会(Freemasonry)的关系。在维也纳的时候,莫扎特加入了当地的共济会并且成为当地的会长。共济会虽然通常总被蒙上一幅神秘的面纱,但是按照一些共济会的纪录片的说法,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特别。馆内展示的他作为会长的时候的Apron,以及他为共济会创作的稿件,其中之一的一部分成为了后来的奥地利国歌。
莫扎特在1787年创作了《唐璜》,在布拉格获得很大的成功。1791年创作了《Magic Flute》,以及最后没有完成的《Requiem》
故居内还有一间他的Game Room,台球和纸牌。
Day 2 - 弗洛伊德故居
简评:并不是很推荐。地址
感觉这个馆的历史意义大过实际参观意义。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society。现在展览了了大量的佛洛伊德的收藏,按照wiki的说法现在也是欧洲最大的精神分析图书馆。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里面还有一些他当时躲避纳粹没有来得及带走的行李。
这一天的晚饭毫无悬念地依旧不是让人很有食欲
Day 3 -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 (KHM) -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简评:强烈推荐。地址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绝对是欧洲顶级的博物馆之一,里面收集了哈布斯堡家族几百年的珍藏。其中水平最高的馆藏应该是其绘画收藏。个人最喜欢的是其收藏的荷兰/比利时等北方画派的作品,例如老布鲁盖尔,鲁本斯,维米尔,Jan Steen,丢勒,伦勃朗等。另外还有卡拉瓦乔,提香和拉斐尔的小部分作品。这绝对是一个可以在里面待上很多天的博物馆。
博物馆各种设施也很方便,我因为已经退了旅馆,所以是带着行李大背包,博物馆一楼便可寄存。
Pieter Bruegel the Elder - 老布鲁盖尔
老布鲁盖尔是这一行最大的收获。他的技巧性虽然显然不如鲁本斯等名家,但是每一幅的画作都让我感觉到他对自己所画的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热爱。他的作品跳出了当时的宗教主题,大量地着笔于风景与底层的人。这在欧洲绘画史上是非常早期的突破。他的风景画风格也让我想起了日本后来的川濑巴水的风格。他的画通常有极多的人物和细节,非常值得细细品味。但是也有很多人认为这导致了他的画缺乏明显的焦点。
Giuseppe Arcimboldo
非常带感的意大利画家。。。利用各种生活物品来创作肖像画
Pieter Aertsen
同样很带感的与老布鲁盖尔同代的安特卫普的画家。他很喜欢将静物(前景,画面中心)与宗教主题(偏小)融合在一个画面里面。其违和感反而给人更强烈的视觉冲击感。